失魅时代的超越之维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失魅时代的超越之维

杨煦生

2009年第6期

读书 pp.89-96

在当代中国的精神语境中,宗教问题是重大且意义独特的文化主题和社会主题。本文所期望的是,将这一领域中的若干根本性问题、难题及其所包含的、而又常常被熟视无睹的种种悖论式困境,先期做出粗略的标示,以期重启初始的视界。

难题I: 宗教概念在中国的特殊语境:名与实

现代的宗教学以学术批判的方式面对与人类文明同步的宗教现象世界时,出现名与实一定程度上的悖谬。在中国古代,大部分笔记类典籍中所言“宗教”,基本上都是在传统儒家教化的意义上使用,大意往往是“设宗师以为教”。在佛教典籍中,宗教的意义是“宗于某教”——即认肯、皈依某种思想流向,或直截了当地皈依某一“宗门之教”,即某一宗派的独特教法或某一思想流派的特有心法。

当代学术意义上的“宗教”概念,是近代于日本引进的、作为西方语词Religion的相应汉译译名的现代学术术语,具有显著的现代宗教要素:宗教本质规定的超越层面,“设教”问题,宗教的良性社会功能即宗教社会学、伦理学的课题。在对宗教概念的理解上,古代宗教概念和现代宗教概念产生了差异。

难题II:宗教史实与宗教精神:中国,一个宗教的国度,还是一个自始就非宗教的国度?

有关宗教和宗教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领域,儒教、巫文化、道教、佛教,都是宗教界与世俗界共同认可的宗教。除佛教以外,一部中西宗教交通史,至今不但是海外汉学的显学,也为世界比较宗教学领域提供了无穷的课题。除上述这些建制相对明确的宗教之外,种种民间教派和崇拜、喇嘛教佛教谱系、萨满教传统、妈祖崇拜,都是中国宗教史实的有力例证。在中国语境中,一神论的先知宗教、启示宗教提供的范式便成为参照标准和评判准则。在欧洲的基督教神学和宗教学日益开放、模式与规范日益灵活的20世纪,中国学人却捡起了以基督教神学的内在框架为标准的保守宗教观。从宗教精神角度,将宗教研究置于模态学的(morphological)的视野之中,也许可以避免认识论的困境。

难题III:现代性建构过程中的宗教:祛魅(Entzauberung)和致魅(Verzauberung)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整部世界近现代史实际上是一部精神上的祛魅史,而宗教就是这部祛魅史上不断被祛除着的“魔魅”之一,或者便是首当其冲的“魔魅”。 “致魅”是指几十年来世界性的建制宗教的新一轮复兴,全球范围内的New Age运动和种种新宗教性或准宗教性。

脱魅与致魅是理解近二十年的中国宗教热的一个基点。现代性中的个体的、性灵的、内在的层面与宗教生活都有某种不可分解性。对宗教和宗教性问题的深入思索,正成为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