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注保护中与“人”相关问题的思考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非物质文化遗产注保护中与“人”相关问题的思考

未刊稿

刘守柔

世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赖于“人”的作用。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者和传承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者,事实上也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日本的“人间国宝”、法国的“工艺大师”就是在对本国的文化传统传承者进行一定的命名和保护、扶持。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开始形成一个“活态人类财富”(Living Human Treasures)的概念,并发展成一个保护体系。

“人”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的归属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以传统为依据”,能够“符合社区期望”,并表现了“文化和社会特性”——对于生活在这一社区的人们,尤其是少数民族和原住民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深深植根于历史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外部关注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外部关注者通过对非本土无形文化遗产的认识,视其为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能够帮助有关当局和遗产的拥有者认识到这些遗产的重要价值;并可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来对面临消失危险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鉴别、维护、保护、传播和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人”的因素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一) 如何尊重“当事人”的选择?这些生活在遗产地的人们有选择他们的文化状态、改善生活条件的权利,他们并不是作为现代社会中满足物质享受后的人们观赏的文化多样性标本而存在的。保护如何不至于变成一种“迫害”,也是一个问题。

(二) 如何培养“接班人”?面对“快餐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失去市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的一大难题。

(三) 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者面对“创新”的困惑。无形文化遗产的“创新”是否会影响到遗产原本风貌的保留、是否会在新老观众之间“落空”?遗产守护者

(四) 旅游地的尴尬角色。过度的旅游开发,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威胁到了本地无形文化的生存。

(五)“外部关注者”的“游戏规则”。文化保护既要避免官方主观控制,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制定相应的保护支持政策。

最后,以龙应台女士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大资本、高科技、研究与发展,最终的目的不是飘向无限,而是回到根本——回到自己的语言、文化,自己的历史、信仰,自己的泥土”。解决以上这些与“人”相关的问题,将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最终能回馈人类本身的,就是这样的心灵慰藉吧。

作者介绍:

刘守柔 1998.9-2002.6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博物馆学 学士 ,2002.9-2005.6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硕士 ,2004.7-至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教师 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文化遗产研究发表论文:《文物经营权与管理权的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