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全球化时代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章仁彪

《解放日报》,2009年7月12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也成了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世博会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来自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他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如今,有不少人把本届世博会的口号自然而然地理解为“城市=美好生活”。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误读,是把“应然”的呼吁误读为了一种“实然”的陈述和判断。其实,这一口号使用英语原文的本意也许更为恰当——“BetterCity,BetterLife!”即“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说,只有使城市变得更美好,生活才会更美好。事实上,城市人对现实中的城市生活的“幸福度”认同也是差异巨大的。所以,我们今天的议题也要转换一下,转化为“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一、全球化背景下再看“城市化”

在当下,“全球化”首先已经是一个实然的事实判断。但作为价值判断,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全球化”的“双刃剑”本质,对诸如“市场原教旨主义”与全球经济危机、“科技决定论”与跨国高科技犯罪、全球生态循环与气候变化等课题的深入研究皆不可懈怠。中国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城市化的。

众所周知,传统的城市化定义,强调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变。但是,这种对“城市化”的认识,只注意到了城市化的量的特征,而忽略了对其进行质的规定。特别是以当下中国为代表的“自觉的城市化”,不仅仅是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辐射的过程,是城市文明向乡村的辐射,是城市现代文明的成果通过郊区向广大农村辐射,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化进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所以,城市化是聚集和辐射的双向运动过程。这就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建立在“羊吃人”的原始积累上的传统的、自发的城市化,而是社会主义中国争取共同富裕的、自觉的、作为国家战略的城市化。简单的让农民进城不是城市化。今天的城市化,应该更加注意到文明成果的辐射。若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将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贡献,即贡献一种属于21世纪的、新型的、城乡协调发展、成果共享的城市化。

二、城市,从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

“文化心理空间”的重构对于城市生活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其中,能否让城市中的“新移民”获得身份上的自我认同以及他人的承认与尊重,将是现代人心理和谐的基础。城市是一个“物理地理空间”,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空间”、一个“文化心理空间”。在关注大城市里不同籍贯的移民间的和谐相处问题时,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思考这些现实课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身处当下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畅行自由的“物理地理空间”,还应当是一个能让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社会经济空间”,一个能让来自不同地域、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安身立命的“文化心理空间”。

三、“诗意栖居”何以可能

什么是城市功能?我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就是“生产、生活、生态”。其中,“生活”永远是人们建立和建设城市的中心任务,也就是今天我们的政府特别强调的民生问题。而若想实现“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现代城市建设还应坚持三个原则:超越技术中心,回归以人为本;扬弃消费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化解文化冲突,建设和谐城乡。

总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城乡协调,和而不同,人化自然,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