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治疗与灾后青少年心理治疗刍议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美术治疗与灾后青少年心理治疗刍议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柳红波

《艺海》,2008年第5期, pp. 31-34

Abstract:

一、 灾后青少年心理创伤分析

灾后青少年心理变化有三个阶段:1.震惊、困惑、否认,安全感极度丧失,对人会非常依赖、依恋,最需要成人陪伴。2.会出现如焦虑、愤怒、恐惧、无助、悲伤等情绪反应。3.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和性格改变。

二、美术治疗的界定

美术治疗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是美术与心理学的整合。它是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以提供非语言的表达与沟通机会而做的一种心理治疗。

美术治疗领域的主要取向: 1、美术创作便是治疗,即美术创作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治疗了;2、利用美术创作而做的心理治疗,美术作品是从潜意识流露出来的一种象征性符号, 必须再透过语言的诠释与探讨,才会有治疗的效果。

三、美术治疗的相关理论支持

国内外都有相关的理论肯定美术治疗的作用。

四、美术治疗的可行性

美术治疗强调视觉符号或者意象,即创伤记忆“ 图像性”的视觉特性,是人类经验中最原始、最自然、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当美术治疗团体中的团员进行作品分享时,常能唤起旁观成员的情绪反应,加强团员的参与动机,也增进团体的凝聚力。当心灵受伤的孩子愿意动手创作时,即开始了心理治疗,由于创作本身就有释放情绪,达到放松的效果。

五、美术治疗如何帮助灾区青少年进行心理重建

1.为灾区青少年提供美术治疗所需的工具及环境。

2.美术教师的角色定位:美术教师是美术老师、心理治疗师、榜样、助手,更重要的是: 全然的接纳与陪伴受伤的心灵,为它神奇的、令人敬畏的自愈能力做见证。

3、教学场景下的治疗原则与措施:

美术治疗的原则:(1)针对青少年的美术治疗重在心理救治而不是为辅导而辅导;(2)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谨慎地搜集相关数据,以求得更真实的诊治信息;(3)以创作为主并使之与写生和临摹有机地结合起来;(4)针对孩子的特点,以个体为主,并结合群体治疗,从而取得一定的效果;(5)帮助孩子抛开伦理、美学上的价值判断,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从而使创作成为心灵体验和运用的本能流露;(6)创作出来的作品艺术性多高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者如何在创作过程中掌握表达能力、建立感情;(7)并非每个治疗或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过程;(8)美术治疗是一种持续的关怀。

美术治疗的措施:(1)引导青少年愿意跨出创作的第一步;(2)尊重青少年的意愿而不是强迫他们。(3)辅导教师可作指导,促进青少年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以及体验和意向的展开;(4) 透过团体的力量激励孩子的创作欲望;(5)倾听青少年的描述,用心观察他们的画,鼓励他们去创作与描述;(6)围绕作品附以开展多维度的互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