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在沉思—传统文化与农村建设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土地在沉思—传统文化与农村建设

PCD 出版

在普同性知识凌驾于人类社会的今天,各民族的地方性知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扭曲,以至于不通过发掘,世人就无从得知,不通过利用,世人就无法认识它的价值。这本书是从人类认知的另一个侧面探讨传统文化与农村建设,以期发人深省,感悟人类的良知。书中收载有各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个案散记,所涉及的内容与当代人熟知的知识、科学截然不同。推出本书的目的,意在强调各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价值,感悟地方性知识与普同性知识都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翼,两者之间只能相辅相成,共同矫正人类认识上的偏颇。

传统文化与可持续生计案例。集中论述了乡土知识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中心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新桥民众与土壤的对话,以求发现、理解土壤资源的新途径,并重新思考我们与土壤的关系、水稻土壤的改良以及本土知识和文化反思;有侗族稻田养鱼的发展困境,以求这种侗族先民创造的具有生计、文化、生态价值的农业得以世代相传;有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失去昔日生存空间,民族性、独特性、地方性逐渐消失的苗族儿女杉风俗与生态文化;也有从水利灌溉、旅游开发、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考虑,内涵不知不觉得以拓展的传统水车灌溉文化,它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发挥传统的民间智慧,建设资源节约型的乡村。

传统文化与身份案例。关于德钦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用何种身份与社区合作去寻找优秀文化和继承优良传统,我们有着“快乐的反思”;关于龙嘴石苗寨歌舞文化传承与失落,去倾听村民自己的声音,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传承自己本身的文化,赋予歌舞以更多的内涵,需要更为厚重的文化支撑前行,更需要明白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东西是应该坚守的;在新光村苗族芦笙文化的延续问题上,作为社区居民交际的桥梁和文化生活一部分的芦笙,如何避免消失于无形,协助者探索出了新的的保护模式和传承的创新途径。

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多民族和多文化交流、融合和复兴的历史。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这个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们都在寻找幸福自我,寻找自己内心的向往,世上也许并没有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就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