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影响的考量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影响的考量

李棣

《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 pp. 55-57

一、产业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随着行业调控政策的出台实施, 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认识到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银行的信贷政策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才能有效控制潜在的政策性风险和市场风险, 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2、从长期来看,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与银行的商业利益相吻合;

3、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技术改造领域也需要筹集大量资金, 可以拓展银行业信贷投放领域, 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增强盈利能力, 从而提高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二、产业结构调整给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资产安全带来不确定性

1、从目前看,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相当多的企业未达到国家产业准入标准, 未来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会比较大, 使得贷款质量变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落实, 会加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进一步向大客户、大项目集中的趋势。同时在节能减排调控压力下, 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有可能进一步缩小, “贷长贷大” 问题会愈发突出, 给银行客户结构调整带来压力;

3、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 随着落后生产能力淘汰步伐进一步加快,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落后产能企业的信贷风险明显增加;

4、大银行的信贷资金将逐步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收缩和退出,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急需大量资金, 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拓展市场和获取较大的利润, 将信贷资金投向这些行业企业。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资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大银行, 抵御风险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很大局限性, 其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5、为了遏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旺盛的出口势头, 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国家同时实行了限制扩大产能, 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实施力度等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措施直接增加了企业成本, 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甚至部分企业难以生存将被迫退出市场, 这会对企业贷款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 也将增大银行的授信风险。

三、商业银行应对宏观调控影响的措施

1、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本机构客户所在的主要行业及其特点, 制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授信政策和操作细则;

2、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测, 合理调整信贷投量、投向, 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 着力优化信贷结构, 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3、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准入标准, 集中贷款审批权限, 强化贷后管理, 并应努力寻求多种方式缓释风险;

4、银行业金融机构还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平台, 多方收集企业信息, 拓展银行间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流渠道, 扩充现有信息来源, 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集团客户及关联企业的风险监测,研究解决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不良贷款的保全和处置问题;

5、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制度创新, 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