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主题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讨论主题

打印

相关资料:

包林(T12中方组长、艺术家,中国):

感兴趣的议题:

  • 在艺术样式的跨界扩张之后,中国与欧洲绘画语言的生存处境如何?
  • 艺术的当代性是否包含了审美价值的重构?谁在重构,如何重构?

袁佐(艺术教育家,中国):

我的议题是有关中国艺术教育方式方法的思考。中国的艺术教育是否应该进行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改革?

王磊(收藏家,中国):

  • 以保护、弘扬和传承为动机的艺术品投资,一样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符合经济规律的运作达到自我循环和发展。
  • 以保护为目的的艺术品投资与旅游、地产的结合,将是创意产业的爆发点。我希望每一次有关艺术品市场的讨论都能提醒投资的主旨,以使更多的投资后续参与者不至于遗失方向。

王端廷(艺术史论家,中国):

我的议题是分析一种超民族主义的艺术倾向,也即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种新思潮。

罗小华(文化企业机构艺术总监,中国):

我试图将中国艺术市场与欧洲艺术市场做一比较:

  • 中国艺术市场混乱的几个主要原因,未来的后果是什么? 如何梳理? 
  • 欧洲艺术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 文化背景决定市场的走向,我们交流什么?吸收什么?共建什么?

李睦(艺术家,中国):

  •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中批判性立场的质疑。
  • 绘画中的现实主义的概念应予以澄清,所谓的现实主义已经成了中国创新和进步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Dimosthenis AGRAFIOTIS(T12欧方组长、艺术家,希腊):

在市场全球化和当下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讨论艺术家是如何构建他们的职业形象,如何管理供求?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设计他们的生存策略?以下为分类建议:

  • 市场定位;
  • 机构定位;
  • 社会相关性和可动性;
  • 社会文化的催化作用。 通过中欧案例、经验、教训的对比表明以上四个分类问题中的一些可能(参会者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James GOODWIN(艺术经济学家,英国):

  • 艺术市场危机的本质是什么? 这些危机是否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表现出共性和差异?社会文化的条件是如何影响这些危机的?
  • 艺术和艺术市场的理性关联是什么?通过市场接近艺术会导致什么样的误解?
  • 危机后的艺术和艺术市场会是什么样的?超越市场的艺术是否可能?

Laurence AEGERTER(艺术家,法国):

  • 艺术创作中的观念问题。
  • 世界范围内,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转换。
  • 艺术的国际化,重要的是本土和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市场与制度的关系,以及决定全球文化事务的幕后力量。

Martina STECKHOLZER (艺术家,意大利):

  • 中国艺术在欧洲被接受的主线是什么?中国艺术是否有独立的位置?是否对当代艺术产生影响?
  • 有没有一种视角,是用中国和欧洲的艺术史上的相互影响来看待世界艺术的历史?若有其是不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下,中国艺术所呈现的增长的趋势对欧洲当代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未来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 经济危机对艺术市场产生的影响使筛选艺术品的过程变得艰难,谁对艺术品的价值负责?是市场,是理论家,还是艺术机构?艺术作品是不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体价值?艺术家的性别对于他们在市场和理论界的成功是否仍有影响,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