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签署《中欧绿荫基金会联盟发起倡议》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签署《中欧绿荫基金会联盟发起倡议》

打印

2016年3月13日,中欧社会论坛和中国公益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生态文明与绿色转型”研讨会暨“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颁奖典礼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举行。

“善”经济时代的绿色事业

“全球正在经历从‘碳经济’时代向‘善经济’时代的转变。以社会慈善法的讨论与通过为标志,中国慈善事业正面临一个大的飞跃。现在每年捐款达到约1000亿元以上,又经过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进入慈善元年之后,国内相关慈善方面政策出现很多调整,以牛根生、马云、曹德旺等企业家为代表的慈善家涌现出来,同时社会上普通人也纷纷加入慈善队伍中,80后、90后也不断做慈善,整个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善’的时代,这意味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飞跃的前夜。”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中欧绿色平台中方理事长王振耀说,“目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他认为,在转型时期,中国需要“国际社会认可的高标准”社会组织,引领环保理念的推行。

“发动更多的国家、更多人,参与到绿色事业中来。”中欧社会论坛执行主席、中欧绿色平台欧方理事长陈彦表示,“中国与欧洲同样有着悠久历史,面临着老城市再造、老工业基地改造等相同问题,应当相互借鉴。”他提倡,中欧环保基金会之间,要结成联盟、加深交流。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助理李辉提到,基金会可以更多运用PPP模式。即通过与政府、企业建立合作,获取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比起‘单打独斗’,这将更有利于推动绿色事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欧盟地区委员会前秘书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客座教授格哈德·斯塔尔认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将这一峰值年份不断提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不相悖,中国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据介绍,中国目前有2000万人口处于荒漠化地带。“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是沙尘暴的源头。”“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获得者之一、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会长李旦生介绍,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与深交所合作开展“青年世纪林”等项目,改善当地生态,鼓励牧民发展沙产业。目前,已巩固12000亩生态基地,种活50000亩沙生植物。

国内公益组织首次获得国际认同

颁奖典礼上,10家中国公益基金会获颁“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以表彰他们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其中包括,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亿利公益基金会、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天合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阿拉善生态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王振耀认为,过去这么多年来,国内慈善机构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一直没经过国际标准的检验。此次10家国内基金会荣获中欧绿荫基金会奖,是国内慈善基金组织按照欧洲的标准进行甄别评选出来的,这意味着国内公益慈善基金组织首次得到国际认同,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无论在标准上还是运作管理上全方位走向国际化。

“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奖”是“中欧绿色奖”奖项之一。“中欧绿色奖”由中欧社会论坛与中国公益研究院设立,旨在倡导城市、企业、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和践行绿色转型,表彰以科技创新等手段推进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举措,鼓励中国和欧洲社会一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行为。

陈彦在会上发布了“中欧绿色奖”2016年评选计划,将扩大评奖范围。预计“中欧绿能城市奖”将评选出一个最佳中国城市和一个最佳欧洲城市;“中欧绿力企业奖”将评选出一家最佳中国企业和一家最佳欧洲企业;“中欧绿荫基金会奖”将评选出五家最佳中国基金会和五家最佳欧洲基金会;“中欧绿友伙伴奖”将评选出一对最佳中欧基金会伙伴;“中欧绿色成就奖”将评选出一位中方获奖者和一位欧方获奖者。

专家研讨基金会的绿色使命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公益研究院资深顾问傅昌波主持了“绿色责任与基金会使命”的圆桌讨论。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山大学低碳领袖班首席导师周永章,君则智库研究院理事长、阿拉善SEE珠江中心第二届工委会主席颜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国际生态发展联盟执行理事长黄海峰,以及十家基金会的代表参与了研讨。

傅昌波以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引导研讨,“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最后,傅昌波对圆桌讨论做出了精彩总结并介绍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国际慈善管理 EMP(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hilanthropy)课程。EMP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重点打造的高端公益慈善管理人才培养项目,旨在为中国及大中华地区关注公益慈善的各界领袖提供世界一流的系统慈善管理教育,目标是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心怀天下、勇于创新的非营利部门高级管理人才。

10家基金会结成联盟

王振耀指出,目前我国将通过的慈善法,是一部和国际接轨、契合度非常高的法规,通过贯彻这部法规,中国慈善事业将迈过几个大关,一是社会公益与慈善的结合,促进公益事业的大发展;二是慈善服务都是第三产业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按照国际上5%左右的GDP、10%左右的就业人口要从事慈善服务业,这意味着中国慈善服务业有望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三是慈善信托的出现,即金融和慈善的结合,许多基金会将要投资、上市,要做传承,慈善事业不但有“脚”了,而且有“手”了,将要起飞。同时有关政策出台,国家政府的公共资源将向慈善事业倾斜。未来几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大起飞的一个阶段,中国慈善将可能在全球,和我们的经济发展一样,在全球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而且在很多方面出现创新,从而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当然,他也指出目前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许多机构不知道如何做慈善。

因此,王振耀提出倡议以切实行动发起“中欧十佳绿荫基金会联盟”。联盟由本次获奖十家基金会自愿组建的开放式合作平台,旨在形成合力率先践行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转型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前端理念。促进国际间的交流,进而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获奖的10家基金代表先后签约,宣布结成联盟,共同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和宜居星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