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摘要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摘要

Authors: 郑军;陈希勇

Date: mai 2007

Extract from ” 《统计与决策》“

1.政治历史原因。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就提出“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口号,在发展战略上,我们感觉选择了以孱弱的农业来承担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这一艰巨的任务。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这种“剪刀差”的遗害一直延续到今天,自开国以来,由于政治决策的因素,使我国农村人口获得了不公平的待遇,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弱势群体。

2.经济体制改革原因。

(1).农业收益明显大幅度下降

(2).乡镇企业开始萎缩,近几年来,大批赶上“泡沫经济”的乡镇企业无法继续生存,许多兴旺一时的乡镇企业开始进入收缩阶段,,连年关闭裁员,不但不能吸收新的农村劳动力,相反却吐出数千万的劳动力,大量农民需要重新就业。

(3).进城务工的农民处境艰难。很多农民依靠进城务工作为养家糊口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政府并不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任何全局性的信息,因此农民进城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与此同时,很多城市设置重重障碍,限制农民工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民工的处境举步维艰。

(4).失地农民利益受损,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严重偏低,安置方法单一,失地农民生活没有保障,对于失地农民大多数采用一次性补偿的办法。法制保障的缺乏和配套政策不完善,使得农村弱势群体的队伍不断扩张。

3.文化特点原因。我国家庭文化不同于西方家庭文化,主要表现在家族性,互动性,慰藉性上。

4.法制建设的原因。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农村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却被严重忽略了,农村工作中的违法行政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二,弱势群体问题解决对策

1.明确国家财政拨款是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的主要来源。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责任方在中央政府,因此农村弱势群体救助的主要资金来源应该是财政拨款。

2.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应该作为农村弱势群体救助的必要补充。

3.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相关法制建设。只有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加大执法监 督力度,才能真正保护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维护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

4.大力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家庭和社区互助的作风。

5.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可以从确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入手,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另外,社会互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农民通过互助得到一定的物质保障,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可以弥补国家、集体保障的不足,防止农村弱势群体不断扩大。

This document in different languages

Page trans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