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宗教伦理回应全球危机 ——从<全球伦理宣言>看世界宗教趋向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以宗教伦理回应全球危机 ——从<全球伦理宣言>看世界宗教趋向

Authors: 张志刚

Published by 《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3期,pp.8-13

《全球伦理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在“世界宗教议会第二届大会”(1993.8.24 ~9.4)美国芝加哥)上公诸于世的。它被称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为各宗教所认同的最低限度的伦理纲领”,因为出席此次大会的有6500多人,几乎包括了任何一个宗教的信徒。因此,通过分析该《宣言》及其背景,可对世界宗教的某种整体趋向作出判断。

一、《宣言》的起草与内容

《宣言》的起草人是著名的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哲学家汉斯•昆(Hans Kueng)。宣言的问题包括:(一)引言。我们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根本危机(a fundamental crisis),即全球性的经济、生态与政治危机。(二)“缺乏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三)“根本要求:必须以人道精神对待每个人”。(四)“四个不可改变的方向”。(五)“意识的转变”。

二、《宣言》与当代宗教对话

《宣言》的形成与当代宗教对话有密切联系。可以说,该《宣言》既是宗教对话的产物,又反映了宗教对话与世界宗教的某种趋向。《宣言》与当代宗教对话的联系,直接表现为其起草人就是当代宗教对话的主要代表之一。

当代宗教对话的核心问题是:各宗教在真理问题上的排他性,即凡是宗教无一不自封为“终极真理”的代言人,可它们的真理观不但有重大差异,而且彼此排斥、互为矛盾。针对传统的排他论,主要形成了两种有影响的对话理论,多元论和兼容论。多元论可谓一种激进的对话观,兼容论则属于一种多多少少带有折中色彩的对话倾向。兼容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纳(Karl Rahner)和汉斯•昆。汉斯•昆的兼容论观点有这样几个鲜明特征:(1)着眼于当代价值观念危机。(2)敢于向教会权威挑战,对教会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尖锐的自我批评。(3)区分“名义的基督徒”与“真正的基督徒”。(4)主张兼容论的“上帝观”。

三、《宣言》与世界宗教趋向

《宣言》的出现被看作“希望的信号”,即有望促进宗教和解、推动世界和平。《宣言》的出台又被比作“希望的和声”,与“伦理尤其是宗教领域无所作为”的宿命论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研究者来说,《宣言》的出现及其反应确是一个征兆,即从一个重要角度折射出了宗教对话乃至世界宗教的某种整体趋向。

1.当代宗教对话:从理论转向实践;2.作为整体的世界宗教:通过自我批评重树伦理形象; 3.一种可能的整体趋向:以宗教伦理回应全球危机。

以上分析表明,《全球伦理宣言》有意扮演“世界宗教同盟宣言”的角色。但各宗教或几大宗教能否受其感召,自愿加入该同盟,而且用同一种宗教伦理观来回应全球危机,这在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道德伦理领域已再次成为各宗教的主要生长点,各宗教也已开始重视该领域的对话,这是可以肯定的,也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Page trans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