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 经验交流 相互借鉴 共建未来合作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欧洲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 经验交流 相互借鉴 共建未来合作

打印

2012年3月9日 研讨会小结
卡兰默

2012年3月9日举办的城市化研讨会聚集了来自中国的6位城市化专家和10名欧洲20世纪近50年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见证人。

研讨会内容丰富,对话坦诚。一方面,参会者们就双方今后的合作明确了方法论、主题及方式;另一方面,双方针对城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相互借鉴,共同面对21世纪的城市挑战。

1. 合作目标

研讨会确定了两个相辅相成的目标:

A)中国继欧洲之后进行了大规模城市化,应该让中国相关负责人了解欧洲20世纪城市化的经验,旨在借鉴欧洲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b) 共同面对未来:面临大城市管理困难的挑战,面对向可持续社会过渡的挑战,面对城市性质的变化,尤其是在新信息和通信系统的压力下,中国和欧洲都面临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共同挑战。目前的城市应如何朝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的城市演变?

2. 方法论原则:城市被设计为一种关系的机制和政治、技术、经济及文化的逻辑产物

3月9日交流中,尤为突出的是参会人彼此都愿意深入探讨问题的实质。正如李铁主任在介绍中国城市化之后指出:“这么多年来,我们有无数的市长、官员到欧洲来学习,但是学习到的都是表面的东西,比如说,把巴黎的草坪移到中国,对缺水的地方仍是建草坪。我们把大量表面的大楼、广场移到中国,但并没有学习到实质的管理内容。”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常常把城市当作一个被构造的对象,它仿佛是一张被支配的图纸,在这张图纸上规划未来。

我们提出了两个要点:

a)不把城市视为一个物品,而是当作各种关系机制的产物和各种潮流穿越而过的地方:城市汇集了造就城市的各个产业关系(或缺乏这些关系);城镇人口和移民之间的关系(中国内部的移民或欧洲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城乡之间的关系;各级治理的关系(尤其在中国,城市和乡镇之间存在等级不同的权力差异);

b)城市是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的逻辑产物。面对这些逻辑,我们需要进行探讨和阐明。就像一位与会者所说:“我们需要讨论那些释解了所发生的但却又看不见的东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调集模式、土地市场的运作、税务、职业等级、城市官员的选举以及他们的根本动机、汽车和家用设备的发展、代表各阶层利益的宪章、中央政权的动机、土地所有权的各种形式、评价标准、官员的动机、心理和文化差异等等,所有这些都属于更为重要的无形元素,它们比城市的设计蓝图更具有决定性。

正因为此,研讨会上就法国20世纪近50年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和解释在中国官员介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共鸣。

3. 共同思考的主题

这次交流自然激发了双方继续和扩大沟通的愿望。我们尤其应该从交流中提炼出一系列共同关心的主题。

鉴于研讨会议题广泛,与会人员畅所欲言。以下仅按交流内容做出大致归纳。

a)城市治理反思的重要性

如何超越产业行动?如何组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达成共建可连续性未来的共识?如何让由选举或非选举出来的城市官员树立共同的愿景?如何走出功能和物体(即工业区、住宅区、大学区、商业区、基础设施等)并置的“机械功能”城市,朝有机城市发展过渡(可参考在循环经济领域所采取的实施)?如何构建多层次的治理,既具备整体连贯性又让地方政府能够自由采纳的机制?什么才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治理?

b) 时空的结合、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结合

• 这是一种具有长期且融合了各种不同因素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城市发展,盲目增加基础设施,却无法解决交通挤塞的问题;这种能力还体现在注重自然资源和绿地的长期保护,关注公共服务组织,尤其是对城市废水和废物的处理以及如何恢复和再现城市街区和建筑物连贯性与多样性的城市艺术。

• 这是一种真正的长期工作能力,而不是只看重短期效果、可见性、立竿见影的政治和行政逻辑。

• 如何规划一个既能为整个人口提供足够的服务水平,又能够融入来自农村或国外移民的包容性城市?

• 如何重新思考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市场的运作?什么是农村土地被转换成城市用地的最佳机制或者有助于城市增长和城市功能的其他财政机制?如何避免急于增长而忽略了城市的财政平衡?

• 如何控制物业发展及汽车使用的逻辑压力,以避免这种逻辑强加于城市的结构形式和功能,甚至导致城市遭受破坏这种不可逆转的局面?

• 如何对超出城市行政界限外所发生事情的负面因素进行释解,尤其在大城市近郊出现的增长滞后?

• 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决定要素是什么?这些竞争要素是否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规划相矛盾? (尤其在中国,由于国家垄断土地,廉价的土地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开发成本和人力资源)。

• 如何看待为特定人群规划的城市和街区的未来演变(参会人员广泛讨论了汽车大行其道之前的古老城市中心的演进和上世纪60-70年代为中产阶级、有专业技术人员规划的城市郊区的发展、直到后来演变成国外移民占据的街区和公寓的实际例子)?

• 如何看待城市、城乡之间的关系以及互联网介入城市服务的未来走向?

• 如何在建筑企业到城市的规划者之间建立一个专业的环境,以期实现长期的、有机城市的发展?

4. 下一步工作

本次研讨会是在最近中欧峰会决定将城市问题作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优先事项背景下展开的。为实现这一合作,欧盟即将推出相关招标项目。

我们从这次讨论中理出了四个思路:

a)根据彼此交流和共同关心的议题做出列表,并进行修改、补充和深入交换意见。这也意味双方就组织进程的分析要点进行形式化,突出各自不同的逻辑。

b)针对每个主题整理出一份经验报告,并提供参考实例。

c)在欧盟地区委员会组织城市问题思考小组的延伸背景下,成立一个城市展望联合小组,旨在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过渡。

D)双方勇于对生产模式和城市治理提出改革性的建议。

全文下载

同一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