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蓝默:使中欧社会论坛成为中欧城市各方行动者集思广益、相互交流的可持续平台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卡蓝默:使中欧社会论坛成为中欧城市各方行动者集思广益、相互交流的可持续平台

打印

使中欧社会论坛成为
中欧城市各方行动者集思广益、相互交流的可持续平台

卡兰默
2013年4月

1. 对话议题:让城市在向可持续社会转型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作用

中国直到近期还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过去的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中国随之进入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面对无数的挑战,诸如城市发展、社会管理、社会凝聚力、土地管理、融资、环境等等。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愿意从已经走过漫长城市化道路的国家那里借鉴经验,尤其对欧洲各国的城市化经验感兴趣,因为,一方面欧洲城市化拥有悠久历史,并积累了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得以保留其多样性;第三,许多欧洲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力求结合市场效率、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最后,因为欧洲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大陆,自然资源有限,这与中国的情形有相近之处。

人们都知道,欧洲城市是在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第二次革命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那时似乎自然资源和能源还用之不尽。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以汽车挂帅,尤其建立在粗放发展模式上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与地球的生存完全不相容,这就迫使人们需要重新考虑运作模式。如果中国城市走欧洲或美国的发展道路,那么这不仅是不理智的,而且到头来会发现这种模式完全不可持续,甚至可能为时过晚了。

因此,尽管在发展时期和速度上存在差异,中欧城市都共同面对着可持续社会转型的挑战:中国城市不仅需要从欧洲城市化进程中借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尤其应该成为欧洲城市的合作伙伴,以共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这种探索尤为重要,因为近期国际会议表明要让国家间共同合作并引领这一转型是非常困难的。里约+20达成的会议文本不仅表明各国之间无能为共同的利益一起行动,并重复强调了城市的角色作用。更广泛地说,人们可以观察到在20世纪,国家和大公司在经济和社会组织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然而在21世纪他们已经难以做到。我们完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建设可持续社会并结合经济效率、社会凝聚力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不外乎一方面在于城市,另一方面是全球生产链。事实上,城市和全球生产链融合了这三个维度。

所以,中欧城市肩负着一个历史使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和欧洲高层领导人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2012年共同签署了旨在推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为优先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我们知道转型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涉及到一场真正的变革,城市可以为之做出贡献。

首先要建立一个国际社区,也就是说,应具有共同命运的意识和本着共同合作并解决共同问题的愿望。城市国际网络比惯用的国家和外交方式所受到的阻碍要少,它能够在建设全球性社区发挥重要的角色作用。这是一场真实的人类学变革,因为几千年来,我们习惯站在不同的国家角度带着历史遗留的怨恨和彼此不信任与相互竞争的关系看待对方。

第二是伦理变革。社会之间、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依存使我们需要把个人和集体行为的责任放在21世纪的核心位置。

第三是治理变革。我们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这样一个复杂和相互依存的世界。挑战、行动者和治理水平的连接能力对这个世界是根本的,需要将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

第四是经济变革。我们必须发明新的生产、交换和消费模式,在尊重地球的极限背景下确保每个人的福祉。

这四个变革是城市向可持续社会过渡的规范。不仅涉及到思维和制度体系的演进,还包括所有行动者、地方到全球层面的行动能力,尤其是通过城市国际网络的行动。

欧盟和中国签署城市化进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具有象征性价值,它呼吁为应对这些挑战联合各方协同作用。然而,把所有期望都建立在这些政府间合作关系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说欧洲和中国的政府行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国家继续拥有大量的公共资源),但要使转型取得真正的成功仍然离不开所有地方政府、企业、民间社会组织的全力以赴。

2. 许多中欧伙伴关系已经证明中欧社会对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视

中国的各大城市和省份都与欧洲城市或地区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尽管这些伙伴关系的强度和深度各不相同,但双方的交流往来十分活跃。而且一些大学也开设了有关城市化的中欧课程计划。欧洲建筑师和工程师经常参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项目。在水、卫生、运输领域的技术转让、标准趋同或设立合资企业均非常普遍。为学习欧洲的经验,中国市长代表团或专业技术考察团每年频繁访问他们的欧洲对接友好城市,欧洲许多地方领导人也在互访中不断了解和认识中国。所以,中欧城镇化战略伙伴关系并不是首创。因此,第一个挑战是评估这些现有的交流,并确保这些交流的交叉成果。

3. 改变交流的规模和深度是必要的

所有现有的交流都是双边创新项目的源泉,新发现、新思维方式和新技术都有益于彼此的学习和交流。然而,这些远远不足以应对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挑战,更谈不上共同设计和肩负重要转型的使命。当前的交流局限有待进一步拓展拓宽,成为双边合作的渠道。

第一,市长、企业和大学院校寻找具体的答案。面对规划、建设、设备、网络、污水和废物处理问题,我们到别人那里寻找已经找到的答案,并吸取和采用这些方案。如果问题的本身是相同的,那么这种方式则是有效的。反之,如果问题的根源不同或者欧洲目前的答案不适合转型进程,那么这就没有什么效用。地方政府被紧迫性所驱使,更愿意资助反思,尽管其结果不太明显也不是立竿见影。然而,当我们试图获取灵感的行动模式或应对问题的答案已经过时了,那么更迫切的就是要探索新的路径。我们知道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句话:“政治领袖是早已过世的经济学家的奴隶,他们甚至不知道其名字”。

因此,在城市设计和管理、城市治理和经济领域,我们被那些适应当初社会的虚假事实和过去继承下来的规划所束缚,尽管它们已不再适应当前和未来的挑战,却依然延续到现在,也就是:机械模式的城市规划 ,以汽车为本的城市化,城市的扩张,不同功能的空间分离,经济活动的并列且彼此毫无关联,不同层面治理权力的硬性分配,公共服务分割,管理模式和能源、自然资源定价不合理问题,过度相信市场经济的有效性,不同行动者之间的角色分离,更多的处理上游问题而忽略下游问题,对新科学和技术所产生的问题指望通过更多的科学和技术来解决,街区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设计以及脱离文化、历史、环境根源的城市,城市和周边乡村相互间的无知,大城市在规模上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政策框架,不适宜的融资方式无法整合未来的经营成本,应对新问题中不断出现欠考虑的反应后果,等等。

在培训方面也同样存在类似的观察,或者由于思维的因循守旧阻碍我们对建立在某一学科(比如经济学)的设想提出质疑,要么是工程科学、管理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断裂,要么是因为培训没有足够重视具体案例的研究和概念性思维之间的切换,或因为培训过于指令性,缺乏国际层面的交流经验。

第二局限是目前的经验交流不够。虽然这些交流在大学、城市、企业或专业人士之间无处不在,但很少共享。然而,每个人都认同,建设一个庞大的涵盖城市设计和管理各个领域经验对比的案例研究数据库是中国和欧洲共同的巨大财富。我们知道,根据某个时期和背景找到同样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开阔思路,并帮助了解一系列属于标准答案范围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个案例研究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为城市、城市化和城市管理所涵括的内容和领域是如此之广阔和多样性。

如何思考这样一个案例研究数据库的正确使用,其实方法很简单:可以从各种具体经验开始,就给定的问题做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比较这些答案并鉴定出共同原则和成功的条件;这种共同原则的鉴定是今后行动的一个共同规范,反过来它又能够帮助探索新的答案。看似简单,但很少实施,因为它意味着国际层面和集体的长期努力。

目前的挑战是,中欧在城市化和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领域里的合作应该成为长期相互学习的一个重要进程。只有这样才能逐渐酝酿出能够引领这一转型的管理和政治精英以及专业人士机构。因为我们知道,哪怕是最好的想法,如果没有人与网络来推进也只会是纸上谈兵。

4. 中欧社会论坛致力于为转型做出贡献

中欧社会论坛的创建就在于它意识到中欧社会各行动者之间的多层面交流乃远远不够。由于这些交流非常分散,远不足以使世界上这两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进行全面对话,以战胜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偏见和怨恨,感知共同的命运,共同学习应对未来的共同挑战。中欧社会论坛是一个民间组织,是一种意志,一种精神,也是参与开启智慧共享新模式的集体智库。

这种精神的特征之一是走出盛行了一个世纪的师生关系。因为经历18、19世纪的滞后时期,中国意识到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并且迎头赶上。这种不平等的伙伴关系曾经或者说仍然体现在彼此合作关系中。现在,这种关系已经过时了。因为,首先在许多方面,学生已经赶上了教师,而且都面对新的挑战,彼此需要互相学习。论坛恰恰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旨在共同学习,应对共同挑战。因为在这一方面没有特效配方。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在同室操戈后,不是刽子手的忏悔带来了和解与和平,恰恰相反,正是欧洲的建设创造了忏悔的条件。欧洲之父让•莫内对昔日的敌人说:“大家一起坐在桌子的一侧,面对的是共同挑战。”建立一个持久的和平是当时建设欧洲的设想。今天,共同坐在桌子的同一侧是中国和欧洲的迫切需要,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这是论坛的精神。

论坛是建立在辅助性原则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不涉足已经存在合作和运作的领域,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增加竞争。论坛需要在欠缺的领域发挥其具体作用。然而,我们已经看到,在向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型方面的空白还很大,而论坛拥有一些优势。首先是论坛的方式,它通过一系列多样性的互动研讨会释放思想,摆脱“你们中国人”、“你们欧洲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让所有的参与者看到无论在欧洲或是在中国,意见分歧往往大于“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差异。

重要的还有,论坛的方式是基于每个小组的意愿,通过互动交流,在小组中提出特殊问题,再通过全体会议进行讨论,由此得出针对每一问题的全面展望和总结。

论坛是一种精神,它不与任何人竞争,有别于各城市网络、不同的学术合作、不同的合资企业,因为他们之间在身份和资源获取方面不无竞争地位。我们观察到,即使所有人都希望分享经验,但难有其中某一方主动提出创意,以免被其他人视为占据优势。论坛处于中立位置,可以避免此类疑虑。

论坛以前举办过许多城市问题的讨论组,以及其他领域的主题讨论组。这是一个汇集思想智慧的平台。仅举几例,技术转让的困难,科研的方向,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的改革,向更具参与性治理的发展,这不是表面性讨论城市问题,而是为城市的未来提供有益的见解。

2007年和2010年论坛两次大会确定了希望参与共同对话的中欧行动者网络,并将各个层面的行动者联合一体,建立互信的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具有合作前途的基础。通过这个基础,它可以帮助中欧城市或城市网络确定可能的合作伙伴,并开展互访、交流及分享指导性的成功或失败的例子。

论坛以其丰富的承诺,已不再处于起步阶段。旨在服务于中欧城镇化战略伙伴关系,论坛期望走得更远,即从反思和经验的自由交流(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到共同解决具体问题的目标。

5. 通过各种互补方式,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富有成果的合作领域

城市问题是多方面的。问题的多样性不应该令人畏惧。它只是反映了城市本身的复杂性,需要了解城市的所有不同方面。换句话说,我们能够结合这些不同方法和不同层面问题的集体能力,构建应对转型挑战的一个很好基础,也就是管理社会复杂性的新能力。

如果我们视这些假设为论坛特殊和重要的价值,那么对话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 第一,区别治理的不同领域:新城镇或街区的设计、网络开发和管理、运输系统、生态系统管 理、住房、经济发展政策、城市食品、卫生、教育、文化等。地方主管部门的组织能力往往基于这些范围;
- 第二,当地社会的管理手段:规则和标准、规划、新型发展的融资、设计、定价及公共服务的管理、税收、土地政策等;
- 第三,治理的主要目标(在中国意为和谐社会概念):社会公正和凝聚力(比如在中国就农民工进城和享有公共服务的众多讨论)、维护生态系统的能力、在尊重自然资源的有限条件下给予公民福祉;
- 第四,基于集体思考和经验交流,奠定实现成功转型的先决条件。我们确定了下面9个条件: 对城市体系整体代谢的良好认识(今天城市代谢问题往往被货币交换所掩盖);在共享战略变化中调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能力;多层次治理的设计;共同利益的合作;可持续发展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生产链之间的联系;适应商品和服务多样性的治理体制研究;意识到所选择的城市组织方式从长期来看造成了不可逆性;规划长期进程的发展能力,而不再是我们所经历过的僵化的机械规划;城市设计的一种新思路和新准则。

6. 行动议程表

非权力集中的集体协同合作需要制定一个采纳彼此创意的共同计划。在中欧城镇化战略伙伴关系背景下,配合中欧年度峰会组织研讨会是一个极好的合作契机。如果这一方式、方法和目标与官方正式议程不相吻合,那么也有必要借助峰会这个背景使之成为合作和向前迈进的契机。这里涉及的是2013、2014年行动计划:

- 2013年秋季在中欧高层会议之前举办为期几天的创始研讨会,即创建长期工作的知识与方法基础。该研讨会将聚集中欧社会论坛城市问题小组的组长和愿意为可持续社会转型共同协作的新合作伙伴;

- 2014年秋天,中欧首脑会议前夕,我们将根据论坛擅长的方法在欧洲举办一系列小组讨论会,这些讨论组将分布在欧洲各地举行,并由对特定主题感兴趣的欧洲城市或地区主办各自选定的讨论组,由此将2013年的集体反思传播给公众和更广泛的网络。同时可结合实地考察参观,汇集中欧友城的成果,以着手绘制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两个架构性活动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创意补充。比如:

- 大学和城市人才培训中心的联手,为所有专业、跨学科奠定一个共同的核心基础。该核心一方面建立在通过案例研讨和分析的交流基础上,另一方面基于综合原则的设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共同核心可根据需要逐步发展成为引领转型的中欧专业载体。这个核心将通过共同建设教学模块和进行课堂或远距离培训得以持续进行;

- 建立一个汇集城市和转型过程中最佳知识和经验的资料库网站。citego(城市、地区、治理)网站应该由所有论坛合作方共同充实、提高和分享;

- 联合大学、培训中心、持续教育中心的学生选择深化的共同主题,集体进行研究工作。每个学生完成的主题经验记录亦可充实到共享的网站。甚至可以奖励最好的学生研究小组,包括在中国和欧洲进行参观和深入研究 ;

- 组织中欧“小组”(包括已经存在的),也就是在一个城市的要求下,汇集来自不同文化和专业背景的学生和年轻专业人士就提出的一个问题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建议;

- 建立“交流奖学金”,以满足在中国和欧洲进行实地考察的需求。

上述几条仅为参考建议,有待征集来自各方的倡议后才能付诸实施。

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