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洲-南美民间组织里约三方对话日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论坛执行主席陈彦博士:三方对话平台的意义与我们的期待

打印

今天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们今天选择在“里约+20峰会”的主会场宣布“中国-欧洲-南美三方对话平台”正式启动。在这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和机会,我们宣布三方对话平台的建立本身就意味着这个平台的国际性和重要性。三方对话平台的建立经过了好几个月的筹备。第一个重要的日子是4月20日,在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在巴黎召开了三方对话日的筹备会议,欧洲最重要的参会人有法国4D组织的代表Vaia,中方最重要的参会人有在座的中国公益研究院的王振耀院长,另外一位重要的参会人是中国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的黄浩明秘书长,他今天暂时没有来到我们的会场,由他的国际顾问Patrick代表。

我想在这里先简单说下三方对话平台的启动有一些什么样的意义,以及我们期待这个平台能够带来什么。

第一,我们希望平台能够放大公民社会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一方面将中国、欧洲、南美民间社会的声音汇聚到世界民间社会当中去,共同发出声音;另一方面促进、加强世界公民社会在整个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促进和加强世界公民社会的声音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公民社会在有关世界进程、发展模式、民众生存、生死存亡的命运决策等大问题上发生影响。我们强调三方公民社会的声音、强调各方面声音的多元性,但是我们追求共识。我们追求共识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地球,是为了选择我们能够选择的未来,也有权选择未来,并且创造和选择参与的机制。

第二,三方对话平台的成立是希望提升民众参与的意识。三方对话平台是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参与机制,通过这样一个对话机制的良好运行与不间断的对话过程,我们的理念是各方能够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视角和声音带进来。通过对话感受到自我的独立的存在,意识到自觉参与的重要性,意识到对话对象的平等的存在。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对话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的磨练,是一种独立思考的启动和自由精神的发扬。

第三点是平台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平台的互动性由于三方的参与而不言而喻,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强调、提醒,要充分地意识到这种互动性,然后加以珍视和发掘这种互动性。我们通过互动能够引入三方各自的视角,能够听到大家不同的声音,并且重视对方的声音。我们希望通过对话,中国民间组织对南美民间社会来说不再是如此地陌生,我们也希望世界能够听到中国民间社会发出的自己的声音,也希望中国民间组织不仅能够驰骋于“里约+20”这样的峰会的国际大舞台之上,也能够具体地了解南美民间组织的生存环境、理想和追求,能够更加深入地加入到三方对话中来,增加对南美、对欧洲民间组织的了解。

三方的对话,三方都有不同的特点,欧洲是老牌的民主国家,巴西是新型的民主国家,中国还处于社会转型过程当中。从中国的角度来讲,对欧洲也许了解得比较多,但是对南美的了解则比较少。比如说巴西,巴西是从80年代中期才走向民主的,也就是说在1992年举行第一次全球峰会的时候,实际上巴西才有仅仅几年的民主历史。那么,巴西是如何走过这个转型大关的?巴西的民间组织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想这些对中国民间组织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这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讲。

从世界的角度来讲,我们大家都已经认识了在今天的国际重大决策的时候,没有中国的参与是难以实现的。但是,我们需要强调,尤其是从这次平台设立的角度,没有中国民间组织的参与,国际上听不到中国民间组织自己的声音,对于国际决策来说也是不全面的。上面的三点是我对我们这个三方对话平台能够做什么,希望获得什么样的成果的初步想法。

我想补充的一点是中欧社会论坛在这个三方对话平台里面的角色。中欧社会论坛是三方对话平台的发起者之一,论坛不代表三方当中的任何一方。论坛的作用是希望为各方对话修路搭桥。我们希望能够创立这个平台,建设这个平台,维护这个平台,甚至扩大这个平台。论坛希望保持这个平台的有效性、延续性以及开放性。我们在上一次筹备会议的时候已经决定,从现在到2013年,我们对话主要围绕在可持续发展与消除贫穷这个主题上。同时,我们已经决定明年在中国召开一个可持续性发展与消除贫穷的讨论会,这个会议将由参会的中方的王振耀院长代表的中国公益研究院和黄浩明秘书长代表的中国民促会来主持。显然我们也希望从明年开始到2014年再组织关于其他主题的会议,比如说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这样的主题,也许会在欧洲或南美组织第二次讨论会。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