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COP 22 - 中欧社会论坛 - China Europa Forum

COP 22 边会: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绿色供应链 共建生态文明

打印

2016年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2) « 应对气候变化 推进绿色供应链 共建生态文明 » 边会 2016年11月16日 摩洛哥 马拉喀什 (综述)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2)缔约方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至18日在马拉喀什举行。11月16日下午,中欧社会论坛与阿拉善SEE在COP22框架下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供应链、共建生态文明”的边会。来自欧盟地区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和中欧企业、NGO以及摩洛哥政府机构代表与专家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主题下,推行绿色供应链的多层次行动,加强生态教育培训和发展绿色能源的协作。边会围绕《房地产绿色供应链 中国企业在行动》和《世界携手行动 气候教育与新能源》两大主题展开,约20名高级专家和代表在讨论会上做了精彩演讲和案例分享。

  • “我们呼吁捍卫和支持《巴黎协定》的迅速实施,作出强有力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承诺”

在边会开幕致辞上,所有发言人都一再强调马拉喀什缔约方大会必须着手执行“巴黎协定”。欧盟地区委员会前主席Michel Lebrun指出:“地方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作用在缔约方会议讨论中日益得到承认。在第22届缔约方会议期间,我们特别呼吁捍卫和支持《巴黎协定》的迅速实施,这只有作出强有力的生态文明承诺才可能实现。这个边会正是我们具体行动的方式,分享中欧方面现有的知识经验,将有助于中欧组织和机构之间开展对话,以加强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

气候学家、前联合国气候专家委员会副主席Jean Jouzel表示说,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将帮助我们拿出应对气候挑战的解决方案。巴黎协议已经生效,但我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如果要把气候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到2030年,我们必须实现减排35〜40%。“我们希望马拉喀什COP22 为实现这个目标向前迈进一步。”他还说,中国2014年至2015年期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字没有增加,预计2015年至2016年会略有下降。“我希望中国能够履行其在2030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诺。联合国气候专家委员会已经明确表明,如果要把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2℃以下,最晚在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要达到峰值。”

这是摩洛哥第一次参加由中欧社会论坛主办的边会活动。摩洛哥政府主管公共服务和现代化管理部长代表Mohamed Moubdil 在发言中说,摩洛哥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是领跑国,在绿色能源方面推出了许多重大项目。“我们的环保意识由来已久。城市和地区都期待着所有形式的合作,尤其在绿地、森林、建筑及公共工程、公共照明、废物处理等领域确定行动计划,开展合作项目。”

法国大西洋卢瓦尔省参议员、气候转机协会主席Dantec Ronan认为,我们正处在全球行动联合体的建设中,巴黎COP21之后,我们相信通过社会行动者与国家的结合,马拉喀什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机制,这关乎到我们所有人的行动能力。“虽然我们保持乐观,但主要危险不是气候怀疑论,而是气候宿命论,就是感到一切都很严重,消极面对现实。然而,我们试图证明的是,世界各地都在积极行动,应对气候挑战的正是这些具体和强大的动力。”

中欧社会论坛协会主席张万亭指出,世界面临着由不良全球化导致社会断层的加速和收入不平等的种种危机与挑战。选民对僵化的政治制度和媒体、精英的反抗,使民主制度开始动摇,在这个背景下,如果COP21巴黎协定的实施将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我们应该寄希望理性最终取胜,尤其是在美国。张万亭强调创建国际生态文明大学的必要性,它将重新定义可持续发展主题和范式,并提出建设明日世界的国际项目。“如果我们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全球治理是不可或缺的。”

  • “我们必须建设与地球资源和谐相容的生态文明 ”

国际生态文明大学项目是圆桌会议《气候教育与生态文明》环节的中心议题。国际生态文明大学筹备协会主席Jacques Brégeon指出: “生态文明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们必须建设与地球资源和谐相容的生态文明。大学的核心是建立在价值观上,尤其建立在跨文化交流与共享的原则之上。”

该大学平台将向不同公众敞开,包括需要学习如何应对气候问题的主管人员以及国际化项目的经理人,既为绿色转型培养战略性领袖人才,也为普及生态文明观念、引领绿色潮流提供公民培训。他说:“大学有志于在履行其历史使命的同时将自身建设成为生态转型的样板和示范地。同时也将成为企业展示技能的一个平台和技术中心,成为企业项目的开发园地。”

国际生态文明大学由三个板块组成: 1)生态文明科研平台 2)培训 (高级主管、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 :高级主管“自由”课程、 工商管理硕士、 短期培训 3)教学基础课程: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与环境、绿色金融、生态景观、绿色公益慈善、多元文化方法、治理、公共资源可持续发展、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公民社会与公益事业、生物多样性、地球生态系统……

Jacques Brégeon还说,我们需要与专业人士和从业人员合作,同时尊重伦理并考虑到后代。教育是一个关键的支柱,教学手册需要适应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钱晓华于2016年9月下旬应邀出席了在法国南特举行的“南特气候转机峰会”,并实地考察了蓝湾国际生态文明大学校址。他在发言中指出:“国际生态文明是非常好的一个概念。人类在过去两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现在对我们人类来说,地球其实就是我们最后的诺亚方舟。所以我们必须在人的观念上有这个生态文明的概念。”

钱晓华说,参加边会的70家中国企业致力于推进房地产业的绿色供应链,并落实到行动上,这就需要很多观念的教育和专业的培训。采购经理是需要培训的,不论是观念上,还是技术上。“我们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培训70家参加绿色供应链的房地产企业的经理,以便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在采购的时候去检查所采购产品的这家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是不是环境友好的,是不是超标排放,有没有污染环境。这是很重要的培训。当然不仅是采购经理,首先是企业公司的总裁,首先要有这个观念,那就需要培训。其次就是员工们,在执行过程中,怎么做,也是需要培训的。我认为国际生态文明大学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香港喜耀教育集团/罗定喜耀粤西学校副校长谢林林认为,教育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整个社会大众的,成年人的,包括企业的,包括政府机关。“钱晓华会长领导的SEE 600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非常多的员工,也有非常多的上下游供应商。我们推广绿色供应链,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教育。让这些老板们、员工们、供应商们知道重视生态环保绿色经济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学生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包括大学,都非常重要。

  • “化石燃料在这个星球没有未来。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需要实现全球经济脱碳。”

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向生态文明转型》圆桌会议环节上,欧盟地区委员会代表、《市长公约》大使Andres Jaadla介绍了欧洲数以千计的城市自愿实施减少温室气体减排的行动。2008年,《市长公约》在欧盟委员会倡议下创立,现有数千名成员。其目标是到2020年节能20%,到2030年节能40%。如今,共有6700个签约城市,其背后拥有超过2亿的居民参与这一节能减排的行动。

2016年6月14日,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地区委员会发起了《市长公约》新的倡议。87位市长被选为《市长公约》气候大使,以推广城市如何减少二氧化碳减排放的经验。Andres Jaadla当选为气候大使签署人之一,他在分享经验时说:“我来自爱沙尼亚的一个小城市。我们在7年内减少了42%的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对城市进行了大量投资,改变了城市面貌。我们做了很多减排的宣传工作,尤其在非洲展示我们如何进行节能,如何同居民、公民合作。(…)我认为这在中国是可能的。我曾去过中国多次,看到中国大城市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我认为,欧盟地区委员会发起的《市长公约》倡议是走向全球的正确工具,我们需要有节能减排经验的人们同他们的市长分享经验,为地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瑞士AAqius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储藏固体氢气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它将氢气固体化之后储藏在类似易拉罐的容器中,可以满足汽车、摩托车、建筑取暖等能源需求。公司总裁Stéphane Aver在发言中提醒说,如果我们不做任何努力,到本世纪末,气候升温将达到5摄氏度; 6亿非洲人无法享用能源。为找到清洁能源进入交通和建筑的解决方案,AAqius公司为之进行了大力投资与开发。

Stéphane Aver认为,氢的时代已经到来,它可为整个地球提供无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减排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能源之一。 他通过一个短片展示了如何立即转入零碳排放,而不是像化石行业的一些专家50年来所声称的尚需等待几十年。“我们有一支百辆车队,两年来处在实际运行测试中。(…)解决方案是可支配的,这一技术可以用于车辆和住宅。Stor-h技术是在世界10个实验室开发的,包括在中国。今天,我们把这一技术提供给希望进入零碳排放的国家。我们已经准备好,履行零碳文明建设的承诺。”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说,《巴黎协定》规划了未来的路线图,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必须大规模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能源革命正在兴起,未来就在眼前。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电力的新主流。”

据卢思骋介绍,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创造了81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中国352万人,占这些新岗位的44%。“中国决策者正在制定关键战略,将目标转变为实际行动。作为新绿色能源革命的领导者,中国三分之一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含水力发电)。风能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发电能源,仅次于煤炭和水电。中国的风电容量已经超过欧洲的总和,是美国的两倍。近年来太阳能安装急剧增加, 2012年至2013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增长了161%,增幅超过1.5倍。中国计划到2020年将所有太阳能电池板产能提高三倍,达到143亿千瓦时。(…)中国现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者,投资金额达1020亿美元,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36%。”

卢思骋总结说:“没有过渡到100%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我们就不能帮助这个星球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化石燃料在这个星球没有未来。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需要实现全球经济脱碳。”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出席了边会,并在闭幕环节致辞。

“如果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经济发展,那么在环境领域中国也可以做到”

我是一个激情满怀的历史学家,这意味着每当我读到什么,我都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有时我儿子会问我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或者我生活的时代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我从后一个说起,这个答案很简单。如果问我所经历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1978年11月-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或两次会议,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把它放到全球背景下来说,就是邓小平接过中国政权的领导,开始了中国重大的改革开放。今天,我们对这一成果有目共睹。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这是中国制定了开放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1978年11月 - 12月,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很穷。没有一辆私家车,北京仅有一条地铁线,上海浦东金融区不存在,深圳也不存在,还只是一个渔村,而现在深圳已成为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地球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人口达到1000万。

去年我访问了甘肃省,这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但是,你可以看到这个省份到处都在发展,而且是大规模的发展。为什么我从这里说起?有两个原因,一是,如果这一切可以发生在中国,对世界来说就有两个重要的启示。假如中国能够走上现代化道路,而且发展得如此迅速,我就要对非洲或印度的朋友们说:“你们也可以这样做”。然而,他们说“不不,中国与我们这么不同。中国做到的,我们不能做”。上世纪七十年代,没有人能预测到中国的崛起。假如你们能说出哪位政治学家(无论中国人、美国人或欧洲人)在1975或1976年曾预言中国的兴起,那我就建议给他诺贝尔奖。只是这根本不存在,根本没有人预测到中国的崛起。如果中国可以实现这一切,那么,印度、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如果他们实行有效的政策,同样也可以崛起,尽管在方式方法上可以不完全相同。

要记住的是,这不仅仅是中国,还有新加坡、韩国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一些东亚国家虽然不发达,但通过实施广泛的有效政策,使人民摆脱了贫困,这种速度和贡献,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如果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经济发展,那么在环境领域中国也可以做到。我认为其方式将会是一样的,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新的目标是绿水青山,这是中国人民的未来新前景。习主席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所有人的理念,以生态文明理念去思考问题。一个人不可能改变所有一切,他要求中国社会各阶层都为之做出努力。中国环境部把握着很大的权力,我也希望挪威的环境部拥有这样的权力。假如我们有同样的权力,那就太棒了。这关系到正确政策的实施,关系到企业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这次边会如此之重要。你们需要得到更大的政策权利,需要更大的创新力量来拓展业务。大家看到,中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那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秘书说,在全球专利方面中国仍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但中国公司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当快。很快你们就会看到中国超过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国,这已经出现在许多领域了。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这很重要,那就看看上周发生在中国的情况:那是由中国公司阿里巴巴推出的“光棍节”消费日,这就像欧美企业发明的“父亲节”和“母亲节”,在母亲节和父亲节送给母亲、父亲礼物。中国“光棍节”的推出也是出于企业的利益。上周“光棍节”中国互联网购买消费总额达200亿美元,这是多少?这相当于尼泊尔国家的总GDP。也就是说,中国中产阶级一天就消费掉了尼泊尔3000万人口的全年消费额。这一现象表明,这仍然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同时也说明为什么绿色供应链对中国和世界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供应链的每一个层面都应该更绿,中国越绿,世界也将更绿。在座的都是专家,希望你们帮助实现这个愿景。我认为这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我们越要能够成为环境领域的合作伙伴,我们就越需要与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合作。现在你们可以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