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耀:世界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与思维方式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前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
我认为,世界气候变化的讨论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应该是实践的转折点,也应该是理念的转折点,更应该是行动机制的转折点。
我们已经不是生活在100年前的1914年,也不是生活在10年前的2004年。我们生活的2014年有着两个大的特点:第一,全球的人均GDP已经三年持续超过1万美元,如果人们通常将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作为判断是否进入发达国家门槛的话,那么,按照这个观察方式,世界客观上已经进入到了发达地球的阶段!第二,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这两大特点,正在迅速促成各国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的根本变化,老龄化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挑战,旅游业甚至成为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尽管冷战式的思维还存在一定程度地影响并在局部地区表现突出,但就总体而言,APEC、G20、G8、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新兴的国家与地区组织已经极大地拓展了各国的政治与经济和文化交往方式。战争与革命的议题已经全面地让位于和平与建设!人类社会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共同课题!
可以说,发展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得不接受的一个基本现实! 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关于世界气候变化的讨论会受到什么影响呢?毫无疑问,首要的是,世界气候变化的议题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但同时也要看到,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要求以新的方式来更为有效地解决老的问题。
现实的发展格局表明,关于气候变化的理念传播是十分重要的,但需要减弱这一理念的政治化而使其更为社会化,应该使气候变化的有关知识成为一种大众常识而不仅仅是国家之家的谈判与交易。中国应对PH2.5的经历表明,当问题仅仅停留于政治层面的时候,社会的政治激情完全会淹没人们的理性,而一旦问题转化为社会议题,政府与社会就会自觉地采取多种行动。这个案例,应该对气候变化的议题有所启迪。
现实的发展格局也表明,关于气候变化的对话是人类社会互相沟通的重要方式,但需要借鉴国家对话方式的创新办法,创新更为多样性的对话议题和平台,以更为多元的方式开展对话。谁能想象,APEC的领导人能够将贪污追讨这样的一个内政问题完全放在国际化的平台上来处理?但他们确实做到了。气候变化的对话,也应该多样性、多元化,以灵活的方式促成不同层面尤其是社会领域的广泛对话。
现实的发展格局还表明,确立适宜的工作框架是必要的,而当社会发展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调整一定的工作框架,使之更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样是更为必要的。如果说,互联网已经在全面地促成经济与交往方式的转型,那么,如何使用互联网来推进气候变化的工作框架,就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视角。
现实的发展格局往往更为生动一些。应该看到,应对气候变化,正在成为人类的一种共识,许多地方政府包括社区与社会组织都在行动,已并且经有了不少的创新与发明。典型的直观示范,往往胜于理论与法律的影响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进程中,能否采取更为广泛的社会评价行动,探索与发现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创新典型,从而使社会大众与社区和地方政府能够更为直接地学习呢?
在世界文明的转折点上,探索气候变化行动与理念和体制的转折与调整,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许多人类的重大行动,往往始于一个简单理念的转变。如果我们的会议能够产生出一定的有重大影响力的新理念,当然也会促成人类社会行动的根本调整! 希望就在现在,希望就是你们!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根据录音整理)